右江日报社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新春走基层】挑战多个世界首创及第一
——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建设工地见闻
来源:右江日报   2023-01-12 09:26:55

  热火朝天的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主体工程建设工地。

□本报记者 赵燕妮 陆军安 通讯员 王永兴 段富春 文/图

2022年8月,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主体工程全面动工建设。目前进展如何?1月6日,记者来到主体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看到的是一个机械轰鸣、车流不断的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

“每天进场建设的机械有320多套,工人700多人。”据项目业主百色水利枢纽通航公司党群人事部工作人员介绍,主体工程施工土建共分4标,土建Ⅰ标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正在开展船闸主体区域土石方开挖及边坡防护、弃渣场表土剥离、大临建设等工作;土建Ⅱ标由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承建;土建Ⅲ标由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正在开展区域土石方开挖、施工营区和表土剥离、临时道路建设工作;土建Ⅳ由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正在进行钢筋加工场土建施工、试验室土建施工、升顶坡开挖支护、围堰填筑施工、路进坡开挖支护等工作。截至目前,4个标段完成产值1.76亿元。

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是广西和云南两省(区)共建项目,位于珠江水系郁江干流右江上游,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602万吨,总投资50.17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带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广西百色市1200多万人加快发展,实现4800多万云南人民通江达海的梦想,促进云桂两省(区)更好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2021年6月21日,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工程下达“开工令”。2021年12月8日,项目先行工程完工并通过交工验收。2022年3月17日,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已全部获批;2022年7月6日,主体工程土建施工及金结机电安装监理服务招标工作全部完成,各参建单位组织设施进场;2022年8月9日,主体工程全面动工建设。

“开工令”下达以来,我市积极协调落实项目用林、用地和资金等要素保障。2022年11月12日,项目永久用地取得了国家自然资源部批复,至此,工程范围内的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已全部获批。2022年10月,中央下达广西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6亿元,专项用于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建设。截至2022年底,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累计完成形象投资12.38亿元。

挑战多个世界首创及第一

记者在土建Ⅱ标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工地试验室看到,助理工程师史公成正在做水泥交叉成型实验。“目的是进行原材料的进场检测,以验证原材料是否符合实验要求,这批材料合格之后,将用于各级边坡的打造以及混凝土拌制,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史公成告诉记者。

“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的升船机,是世界提升重量最大的全平衡钢丝绳卷扬式升船机,是目前世界提升重量第二位的升船机,仅次于采用齿轮齿条提升式的三峡升船机。”在施工现场,百色枢纽通航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汪磊向记者介绍,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将创造多个世界首创及第一:为世界首座同时建有省水船闸和升船机的通航枢纽;是目前在建世界提升重量最大的全平衡钢丝绳卷扬式升船机,百色升船机10700吨的提升重量,一举超过目前世界同类型最大提升重量8800吨的比利时斯特勒比升船机;也是世界首次利用开挖后的两侧边坡形成梯形断面省水池的大型省水船闸,国内首次建设的高水头带独立省水池的省水船闸;工程将利用天然山谷修建世界长度最长、尺度最大的通航工程中间渠道,减少了对地表生态的影响,绿色环保特点突出。本项目是交通行业的第一个解决高坝通航“工程难题”的升船机项目,并一举包含了内河通航建筑物的所有设施及关键技术。

“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需要不少重型设备。目前我们已经联系国内厂家定制了。”汪磊说,建设者们对挑战多个世界首创及第一信心满满。

相关链接

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位于珠江水系右江上游,距离百色市区约12公里。项目起于百色水利枢纽坝库区左岸,沿那禄沟下行,止于东骨屯村下方右江干流,通航设施线路全长4384米。初设批复概算总投资50.17亿元。建设规模为通航2×500吨级船队兼顾1000吨级单船,采用船闸+升船机组合方案,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602万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船闸及两侧挡水土坝、垂直升船机、通航渡槽、中间渠道、中间渠道挡水土坝、辅助船闸、引航道、边坡工程以及配套的金属结构、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等,初设批复工程总工期为76个月,预计2027年竣工投产。

【网络编辑:黄素雲】